虽然我呈现在你们眼前的是『一名靠谱职业英语教师』的形象,但这真真正正是我最无趣的一个维度啊。我宁愿在你眼中是个运动狂人,环球旅行者,创业者,投资者。哪个都好。其实,在那些维度上,我的能力并不会比『教英文』这个能力糟糕,甚至会更好,只是很可能你暂时还不太了解罢了。
现在,窥探我另一面的机会来了!
我和好基友tbag,另一家创业公司的高管,一起策划了一个新的公众号《牛小顿白领投资课》,在这里,我们会带着你快速升级财商,让你尽早的实现财务自由,活得轻松一点儿,精彩一点儿。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tbag2017年投资的总结及经验分享,就算个见面礼,给大家当开胃甜点吧~
我的2017年投资总结
文:tbag
研究和实践投资快十年,最近3年更加用心,成长也更快。之前一直有定期总结的习惯,但很少对外公开。最近在艾伦老师的撺掇下参与了「牛小顿白领投资课」这个投资教育产品的打造。因此,总结下17年的投资经历,分享给大家,欢迎交流切磋。
过去一年,投资标的上以股票和区块链为主,其他形式为辅。整体收益在300%左右(注:因为全年有进出,收益率只是估算,下面提到的类似),年初目标定在50%以上,超额完成。当然,心里清楚这不完全归功于个人能力,天时(股票牛市)和运气(区块链爆发)也占了一定比例。其实,业绩归因是任何投资者都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能力,这一块误区很多,之后在课程中再给大家展开讲解。
抛开P2P等常规理财或外汇等少量配置没什么特别好说的,下面从股票,区块链项目,私募基金和股权投资四个方面展开说下17年的投资情况。
股票
股票上,主力延续多年美股+港股的组合,收益率50%左右。
A股很少是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对相关标的有比较优势。而A股好的互联网公司太少,科大讯飞几百的pe和曾经暴涨的乐视就是佐证。目前A股只持有中国平安,其一,便宜(100以下都不算贵),安全边际高;其二,之前做过互联网医疗,对于平安团队和业务模式都有所了解和认可。
港股主力是腾讯,一直买买买一直涨涨涨,股票收益的主要贡献者。现在还有个400的订单躺在系统里,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有成交机会。美股主力是facebook和陌陌,共同的特点是比较了解而且都被低估(pe比亚马逊差几条街)。
17年在股票上的主要突破是购买了部分非互联网公司标的。除为了跳出舒适区主动学习目的之外,主因是通过雪球App结识了一些朋友同时学习了一些非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和商业模式。整体收益为正但一般。
股票市场17年整体是白马飞奔,尤其A股也这样,让很多老韭菜不适应。我倒是很喜欢这种股市成熟的表现,更利于价值投资。往未来看,这种局面将持续。当然好公司的股票溢价太高也有风险,尤其系统性风险,这点不可大意。这也是看好亚马逊和特斯拉但没有持仓的原因之一。
工具方面,把美股港股从firstrade迁移到老虎和雪盈。虽不是高频交易者,但国外App的体验跟国内比实在太渣,迁移也方便。
区块链项目
区块链方向,今年显然是爆发年。收益率500%以上,如果不是最近跌了一波应该超过1000%。投资标的和项目比较多样,以比特币、基础链(平台级项目)和交易所为主,其他应用型项目为辅。
比特币作为行业领头羊,具有号召意义和避险作用。我给新手朋友的建议是比特币仓位至少占区块链资产的50%。17年我也基本上是这么做的。
基础链或平台级项目的投资逻辑主要是行业的发展阶段。就像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速度太快而且认知有限,做具体应用很难踩得准而且生命周期不长。但平台级项目就靠谱很多,比如门户,论坛和邮箱等。而且,比特币运行多年,虽久经考验,但暴露的问题和积重难返的局面也给后来者(ETH和EOS等)提供了很多机会。
交易所在我看来就相当于淘金时代的矿泉水——行业必需品而且离钱近。不管涨跌,只要行业没有崩盘基本上旱涝保收,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至于其他应用型的项目,我比较谨慎。一般对团队熟悉甚至认识,产品已经落地的才会适当配置。而且做好了投机和归零的准备,随时关注不行就撤。提醒一下:那些拿个PPT就发币还宣称自己要做「区块链行业的XXX」之类的项目尤其小心。
由于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朋友也信任,17年的一个突破是开始给个人做投资参谋,给公司做项目顾问。赚钱不多,更重要的是把一些理念和想法系统化并且实践。这是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18年会继续。
17年的区块链行业可谓波澜壮阔:政策的打压,ICO的疯狂,期货的成立,大幅的涨跌都让身处其中的人兴奋并唏嘘着。18年这个行业会走向成熟,靠胆量赚钱的时代将过去,提高认知选对项目才能赚钱。
私募基金
对于私募基金,我之前是比较谨慎的。因为选私募(尤其二级市场)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如果你懂没必要,如果不懂也是被坑。基金亏钱的多得是(即使17年这种行情也看到亏掉50%以上的,也是服了),到头来人家至少拿个管理费,而你就是亏损本金。17年投资股票私募有几个原因:
1. 我懂一些股票和公司(比如互联网)但也有明显的盲区,自己投结合买私募是个好选择。
2. 平时忙,即使懂方法也无暇分析太多标的;买私募就是省时间,同时分担波动的心理压力。
3. 更重要的是,对我来说是个学习过程,也有计划以后开个私募帮大家赚钱。
私募基金收益10%左右,考虑到年中才买,已经不错,超出预期。股市行情好是个重要原因,但买股票有意思的是,行情不好的时候价值投资者更兴奋——有可能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好公司的股票。我认识的投资牛人无一例外在15年那波暴跌行情中积累了丰厚的未来收益,不少人甚至当年底就已经赚到2倍以上了。
选择私募最重要的是选择人及其投资策略,这点上我有些优势。再次推荐下雪球App,在这个类似「股市投资者微博」的平台上,对于人及其投资策略的了解和把握远胜于之前。我最终也是在雪球上选择了私募并投资的。
股权投资
说明一下,这里的「股权投资」特指类似VC一样针对一级市场创业公司的股权投资,与股票(二级市场)区分。这种投资一般来说风险高门槛高周期长,虽然作为创业者间接接触不少(参与融资),但直接投资也是第一次,比例很低,收益未知。
刚开始,我只是作为个人FA给两边朋友牵线天使轮。结果,投资人朋友很爽快的投了,过程中我了解了一下也决定参与。除了朋友和项目都比较靠谱之外,学习和了解也是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投一级市场还是天使轮,我做好了陪朋友亏光的准备。
心得体会
最后把去年投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体会也跟大家分享一二。
资产配置是投资的必备技能。除了根据个人优势和风险偏好进行适当的标的组合之外,在各标的表现迥异的情况下如何动态调整也是对能力和心态的双重考验。比如在群魔乱舞的行情中守住「比特币仓位50%」和「参加单个ICO不超过5%」的原则,即使对于擅长理性的我来说也是挑战。但正是做到了这些才让我在最近的大跌中资产相对稳定心态相对淡定。
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投资很重要。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社群其实是我和基友艾伦老师的兼职项目。平时一个是创业公司的高管一个是创业公司的CEO,我们的承诺是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投资和做社群。原因有两个:其一,投资不是空中楼阁,很多认知来源于工作。如果不是创业7年,我对公司的业务和商业模式不可能太清楚,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也就难有不错的收益;其二,投资不是无水之源,本金是关键,而本职工作也是积累本金的过程。所以,一些人在区块链上赚了钱就辞职,而我赚了钱是有更大的动力工作,因为这样我看到好的项目才有更多的本金可以投入。从另一个角度看,投资也有周期和坏运气,如果赔钱了本职工作也是生活消费和良好心态的保障。我听好几个全职投资者提到赔钱时候的压力,那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
多看书,尤其是经典书籍(作者、出版社和再版次数是三个重要判断标准)。去年因为换公司和生孩子,时间很紧张,即使这样也看了将近20本,一半跟经济、金融和投资相关。当然,偷懒是人的天性,之后牛小顿也会把一些好书籍分享出来,帮大家节省时间。
17年已经过去,18年也快过去了1/6。想起无问西东中的一句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总结不是为了回味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活在未来。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在工作上有所成,在投资上有所得。
文章看得不过瘾?
赶紧关注「牛小顿白领投资课」公众号
长按识别 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让 Allen 和 tbag 带你轻松实现财务自由
▼
投资是现代人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辛苦的道路上,牛小顿与你同行,伴你成长,助你赚钱。
牛小顿白领投资课,都市新中产最贴心的投资指南!
下一篇:「I’m dead」不是说我挂了!这些俚语真是让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