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本账号!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华人要闻》即可!
来源:锐视界 作者:小九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黄河之间!“
——余光中
惊天噩耗!
2017年12月14日10点04分,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台北病逝,享年90岁。
代表作有《乡愁》、《白玉苦瓜》
《乡愁四韵》《当我死时》等!
余光中先生幼年时逢战乱,
一生漂泊。
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
求学于美国,执教于香港,
落脚于台湾高雄。
他正直、勇敢、独立,
笔触温情细腻,饱含思乡之情,
轻轻拨动人们最柔软的心弦。
诗人已去,留下浓浓的乡愁!
在这个很多人不读书的时代,
余光中却是一个“异类”。
他的《乡愁》被选入中学课本,
成为每个中国学生必读的诗。
他的《乡愁四韵》被谱上曲子变成歌,
被罗大佑唱遍海峡两岸,大江南北。
然而每位大师的逝去,
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实在令人悲痛!
他们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的近!
余光中,1928年生,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涉猎广泛。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和《乡愁》等。2017年12月14日仙逝于台湾。
01
余光中20岁迁居到台湾,他曾说过: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他的作品充满人性真善美,
在中国文坛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
余光中曾说: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
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生活,
一条命,
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
陪伴父母和岳母。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
一条命,用来做朋友。
一条命,用来读书。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
另一条命应该用于写作。
最后一条命用来从容的过日子,
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
并不特别追求什么,
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迫!
02
上世纪70年代初,
“文革”还没有结束。
身在台北的余光中
以为自己再也回不来大陆了。
心里十分的悲痛。
那段时间,他专心创作,
把一切的愁绪和悲痛
通过文字表述出来。
1972年,余光中一首《乡愁》,
把酝酿了多年的感情爆发了出来,
也正是这首诗,
感动了全世界无数的华人!
写一首《乡愁》只花了20分钟,
却让余光中足足酝酿了20多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走后,
《乡愁》成绝响!
03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
走入大师余光中的生活中去,
一起揭开他不为人知的人生!
1928年10月21日,
余光中出生在一个诗和酒的日子,
他称自己为“茱萸的孩子”。
这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父母出生大户人家,
恩爱至极,家庭幸福美满。
然而,战争的到来
摧残了余光中美好的童年
他的亲情被战火硝烟撕裂,
国家被炮火烟弹蹂躏。
故国不堪回首,
战乱无情的剥夺了每个人的生活,
故乡被摧残的支离破碎。
无奈之举,
余光中一家人为避战乱,
四处流亡。
小时候的余光中
战争把江南变成一个屠杀场,
日本人杀人好似杀鸡一般。
小小年纪的余光中看在眼里,
痛在心里。
一个九岁的孩子,
翻山越岭,在太湖沉过船,
在苏州发高烧,
踩着满地的碎瓦片
踏过尸体走在宜兴的桥上。
然而在宜兴这条桥上,
还走着余光中人生中的妻子。
在那段艰难岁月中,
余光中遇到了此生的挚爱,范我存!
他们之间的相遇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
相爱在战争结束后。
1949年,
余光中从厦门离开大陆到台湾,
令他没有想到的
是一去如隔几十年,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发。”
余光中一生漂泊,
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
从美国到台湾,无数历程。
仿佛这一生都和故乡越走越远,
心里也越来越爱的深沉!
在余光中留学的期间,
一直和范我存有着联系,
他们之间好像就像天注定 一样。
无论一方走到那里,
另一方也会出现在那里。
04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
两人相识时一个十四,一个十七。
这位江南表妹
像一朵瘦弱的水仙,
楚楚可怜讨人喜欢,
气质高雅而有魅力。
而范家却不太喜欢
略带书呆子气的余光中。
范我存因病休假在家,
余光中经常借故探视
他们一起谈文学、音乐、绘画,
一个情窦初开,多才多艺。
一个才华横溢,文坛新锐。
两人互相欣赏,情愫渐生。
余光中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
“袅娜飘逸,羞涩而闪烁,
苍白而瘦弱,
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
梦想着文学与爱情,
无依无助,
孤注一掷地向我走来……”
两人终于在1956年结成良缘,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幸福的,
范我存家里家外撑起一片天,
余光中得以安心创作。
两人育有四个女儿,
范我存戏称自己为“袋鼠妈妈”。
余光中的爱情是火热而持久的,
范我存是全家的精神支柱,
也是余光中永远的新娘。
两人偶有矛盾的时候,
互相退让,彼此包容。
余光中认为,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
在结婚三十周年的日子里,
余光中专门在香港购买了
一条珍珠项链送给爱妻,
并写了一首题为《珍珠项链》的诗:
大概对于余光中先生来说,
妻子的陪伴是最好的精神良药。
他们之间整整相爱了61年,
相互尊重,彼此陪伴,
直到余光中先生闭上眼睛!
离开大陆的余光中时常思念大陆,
于是才有了
那首感动无数人的《乡愁》。
在台北的那些日子,
余光中度日如年,
写了无数关于思念大陆的诗词。
一首《乡愁四韵》,
把他的心声表述的淋漓尽致。
他始终都想回到自己的祖国,
台湾和祖国之间的隔断,
令他痛到心碎。
余光中说:“台湾是延续
千古文脉和几代人的乡愁,
一道海峡哪能说断就断,
在他的心底他始终是要回来的。”
大概也只有罗大佑这样的人
才能把余光中这份独特的情感,
用歌声表诉的淋漓尽致!
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那么深沉,那么悲痛,那么留恋,
在你的心底隐隐发作。
用诗词表诉太柔情,
用歌声唱戳中泪点!
余光中一家人
05
好在1997年的时候,
余光中回来了。
当他再次踏上魂牵梦萦的故乡,
他流下了珍藏多年的眼泪。
他先后访问了南京、苏州、无锡,
余光中所到之处,
一片人山人海,
他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的作品是那么的受人欢迎。
回到故土,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余光中曾对着世界说:
“我是台湾作家,我也是南京作家,
也可以说是福建作家,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是中国作家’!”
余光中这一生,
写了1000多首诗歌,
但是在世人的眼中,
其中最耀眼的就是《乡愁》。
《乡愁》也像名片一样变成了
余光中这一生的标本。
无数次的流亡,背井离乡,
诗人的落寞和文人的孤独,
余光中一生尝试的淋漓尽致。
他的一生都在写诗,
写人性,写人生。
他替无数不能发声的人,
把最真挚的情感带给了祖国。
1966年,
在台北的余光中写了一首《当我死时》。
不难看出余光中对祖国爱得深沉,
他一生都想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死了也想埋葬故土。
他这一生对文学做的贡献,
对海峡两岸统一做的贡献
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他发扬中华精神,
把中国 的文化带到世界上,
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
中国文学和中国传统精神。
余光中的一生
都渴望海峡两岸可以统一,
他曾在采访中透露不希望
这一代的青年有乡愁的感觉。
然而今天一代大师余光中走了,
致死都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
他逝世在海峡的另一端,台湾,
并不是他心心念念的长江与黄河之间!
大师的逝去是令人惋惜的,
但是留下的瑰宝却是无限的!
放到圈子里就是对余光中先生最好的纪念,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就让我们一起怀念余光中先生,
一起向大师致敬!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下一篇:身份证上是1940-1969年的,注意了!再忙也要看一下!
2022-04-26 17:12
2022-03-03 17:18
2022-03-02 18:30
2022-02-25 17:53
2021-07-14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