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中的理性人模型来帮助你解答一下这个困惑,可能会提供给你一个逻辑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框架。用经济模型来思考这类问题的领军人物是Gary Becker,想对这方面进一步了解的话请参考如何评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Gary Stanley Becker 的学术成就?( ]+ e5 n _) y
文章很长,且前半部分理论性比较强,不过我强烈建议对此有困惑的你能耐心读完,且不是很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的这个理论模型源自于GaryBecker (1986) 提出的Economics of Crime,把其中的Crime与相应的其他变量都换成相关主题,那么便能提供一个很好地框架。除了帮助你梳理这个问题的原由之外,我还倾情大奉送了该如何改善你自己或是你对象朝三暮四这种情况的策略。
& l, m/ f& ~+ U* a先上结论,题目中提到的三个因素对感情上朝三暮四的解释全部都有帮助,当然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影响的方式是比较复杂的,需要一个逻辑框架来思考。需要明确的是,我不是站在道德的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也不该用道德的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而只是客观的分析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不短换伴侣的这个现象,试图寻找可行的解释。% V; N+ q; H! k' i* i
理论模型并不是很复杂。假设选择与某一个伴侣在一起生活能得到一个可以量化的值,不知道什么名字合适,姑且称其为“质量”,这个值包括了所有与这个人在一起生活可能会对你带来满足的一切变量,例如他/她可以使你一定程度上更有面子、能给你带来心灵上一定程度的满足、外貌出彩等等。那么对于某一个人而言,所有可能成为他/她伴侣的人都有了一个可比较的指标—质量。进一步假设这个质量会给你带来满足,而你的满足是一个取决于伴侣质量的函数:
# K [+ i. [( `1 N5 ~; \
3 R& g- X* ?4 z* Y! e; p5 ]
其后面两个条件是经济中关于效用函数的基本假设,左边那个条件说质量越高,给你带来的愉悦越大,所以二选其一你选质量高的;右边那个说伴侣从凤姐的水平提高到普通人的水平给你带来的愉悦要高于伴侣从普通人提高到模特给你带来的愉悦。(第二个假设不是必要的,后面会讨论其他情况,但是常规假设便是这个)
" q* a# g3 r* i j6 P4 _之后假设对于一个在一个有风险的情况下,例如你去追求某一个异性却拿不准结果的时候,你对于这个潜在的伴侣的愉悦水平可以用预期愉悦的函数来表达,也就是8 v5 O/ E" T, ~8 _
,
3 X- l8 ~, A1 |, ]Wherep-潜在伴侣成为自己伴侣的概率
& I" N% C/ P# e1 \这说的是,在你准备去追求一个潜在伴侣的时候,你考虑的是追求成功的概率p乘以追求到手后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
与追求失败的概率(1-p)乘以失败后自己在情感上所剩的满足感
。在这个栗子下,
为0,因为没准到手就没有对象了,不过在接下来的分析中
并不永远等于0。下面进入正题。# L& H) ]; ~$ d& G4 r, F
* H. R, R5 l* y( z& p, c& _+ J* q: G当我们说感情朝三暮四的时候,我们在讨论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在已经有一个伴侣的情况下还可能选择放弃掉自己目前的伴侣而选择另一个新的伴侣,当这种选择被实现的频率高了,我们就说这个人是朝三暮四的。那么接下来,我会讨论这种情境下,一个人选择放弃自己目前的伴侣而去选择另一个新的伴侣究竟面临了一个怎样的理性问题。$ a$ ^3 Q5 P6 c0 e# q0 y) ? J
假设一开始你现在身边的伴侣的质量为
,你的决策建立在最大化预期满足感
。那么我们来看图1,图一中横轴为伴侣的质量W,竖轴为相对应的质量给你带来的满足U,图中的愉悦函数U(W)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在一开始,身边的伴侣给你带来的愉悦为
。当有一个吸引你的异性出现的时候,要清楚选择去追求这个异性是具有风险的。假设你能追求这个帅哥或是美女的概率为p,并且假设他/她的质量为
,且
>
,即这个异性相比你的现任对你更有吸引力。那么假如你能追求到他/她,你的愉悦感将是
;可是假如你失败了,你除了帅哥或是美女没有到手,反而要失去你的现任,于是你剩余的质量为<
。这里
并不一定为0,因为你可以从你身边的暧昧对象身上得到近似于伴侣带来的愉悦,所以即使没有伴侣,你依旧剩余一定的情感愉悦。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见,点A表示你失败后剩下的满足感,点B表示你成功后的满足感,线AB上的任意一个点C为A与B的算术平均,C的具体位置取决于p的大小:p越大则C越接近B。' V, ?9 d. R, ? k* e
% s N5 [" k+ C8 q! Q1 f 图1
% Q+ Z6 w# j, p3 d; i; E4 V; u
+ R8 f F" i5 f" \) }( H3 Z& E5 N) k: w" B/ I- \4 ~( Z
呼~终于介绍完了基础模型,可以开始分析了。首先观察一个现象,图1中,由于你的愉悦曲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因为
)),若想要给你带来与现任同样的满足感,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你需要预期质量(成功所得质量乘以成功的概率+失败剩余质量乘以失败的概率)至少高于
才会选择放手追求,甩掉现任。这个基础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稳定因素,那就是即使你的现任可能不是太完美,但是因为稳定的因素,你也不会选择放手去追求其他人。* I& j' W" e) U0 ~: S1 B0 |
接下来用这个模型正式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成熟的(理性的)人依旧可能会朝三暮四,所以不见得是因为幼稚,虽然幼稚也可能导致这种现象。若发现一个人朝三暮四,那么可能会有下面这么几种原因。第一,现任的质量不高,即
比较小,也就是你所谓的没有遇到真爱的情况。图2中可以看见,由于
的值比图1中小,原本并不会对你并没有吸引力的帅哥或美女,
,并且使追求到他/她的概率p使得预期质量落在点C上面,现在则会使是你选择与现任分手并去大胆追求。原因是,你分手后对你的损失不如原来大了,并且原本的异性对你更有吸引力了。第二,也许是你能追求成功的概率p更高了。图2中,假设一开始你在面对质量为
的异性时,你追求成功的概率使得你落在点C’上面,虽然预期质量已经比你现任要高了,你依旧不会选择去追求,因为这么点预期质量的提高不足以让你承担风险。可是假如你偷偷地与这人发展感情并且能让你的现任无法察觉的话,在你必须要做出决定,究竟是现任还是那个异性的那一刻时,你所面临的p就比原来高了,你所面临的选择现在则会落在C上面。这时你就会选择与现任分手了,所以你的现任对你情感忠诚度的纵容也会导致你出现朝三暮四的情况。第三,假如你存在很多暧昧对象,也就是所谓备胎的话,你也更容易朝三暮四。图3中,当你追求帅哥美女失败的时候,你所剩余的质量
比图1的
更大了。可以发现,这时的
,即最少的预期质量也比图1中的更小了,因此假如一个在图一中刚刚好不会使你出轨的境况点C,在
提高之后已经足以使得你出轨了。第四,第四,你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或者就是题目中所谓的人性了。有一些数学或是经济基础的会发现,之前的结论全部都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的;那么假如我们更改这个假设,使
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图4中,愉悦曲线变成了向上弯曲的曲线,这个改变对你有什么影响呢?不难发现,现在你所需要的导致你甩掉现任的最低预期质量
跑到了
的左边,意味着你可能概率上的所得还不如你的现任呢,你依旧会选择去追求别人。这是否很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逻辑所在。那就是还没有得到的反而会让你觉得很刺激,因此便不安分了。4 j/ T7 \2 G7 \* `: a; \( g
, F: x/ }1 h& l' j$ ^ 图2
7 d1 q0 w5 [( M) V6 M; S, B9 w( F1 N2 x2 `6 O) `4 B
( Z- l0 s" Z1 R! T1 c9 j9 M/ E 图3: v# O/ b" F: {! v; @5 Y
0 L. a$ A+ u* z9 i 图4
( U6 r. M% v3 E
) }, o2 B8 J6 S [/ L9 e
2 q) I8 t1 F7 W% t% \3 Y
最后,假如你是幼稚的,也就是不理性的人,你也可能朝三暮四,只是当你去追求其他人失败之后你可能会后悔,而理性的(成熟的)人是不会后悔的。不理性的表现有这么几种。第一,你没有意识到去追求另一个人需要承担风险,单单对比另一个人与现任的质量便做出决策你就很可能最后后悔。第二,你不清楚自己其实是一个愿意规避风险的人,在你仅仅判断出预期质量高于现任质量的时候你便甩掉现任了,那么当你追求失败时你可能就会后悔。第三,你对于风险的评估,即p的估计,并不准确。一般来说随着成长与阅历的增加,你对于这个概率的评估会越来越准确的,但是在早年或阅历尚欠的时候,你可能会最后发现p跟自己一开始想象的不一样,于是后悔。
, k+ g$ V, l1 l/ t+ O( Y
' r, d+ F% [; n$ G# ?到现在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问题中的三者都可能导致你出现朝三暮四这种现象,且其他因素也可能很重要,具体便需要你自己对照自己的情况作分析了。假如你想改善这种境况,不想要再“朝三暮四”,那么思路无非就是这么几种。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会从一个喜好刺激的人变成规避风险的人,也就是U(W)曲线越来越向下弯曲,那么在同等诱惑的情况下,你能抵御诱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人性的改善?算不上吧?第二,找一个你觉得失去了便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男友或女友,即提高
。管这个叫找到真爱了?不多解释。第三,降低你在跟别人谈恋爱的时候追求别人的成功率,即降低p。例如,假如你的男友能一眼就看穿你,你自然不敢妄动,那么提前搞暧昧的可能就降低了。第四,降低你“跳槽”失败后的所剩的愉悦感,即降低
。不给自己留退路,那么自然更珍惜现任伴侣。这条也可以是你的现任来改善,假如他/她对于前任复合这种情况不留任何可能的话,你“跳槽”失败后自然难以找他复合,于是
也就降低了。1 f. W! I! E, d! ?% V6 v% [
# I6 z; G& O9 L+ q最后的最后,现象就是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便思考其决定性的因素,且如果不喜欢便想办法去改善吧。不要对自己审判!: _/ k/ v& l& H3 }; J- k! ^
! T, ?- x- P, w0 F2 [
以上
1 v$ F% ^" ~% u; n& z, O \
- J; ]4 W- q* \+ f- l9 J! }相关文献:
' _2 |9 u8 L8 _8 n+ ~+ pBecker,G.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ais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168-217. (reprinted in G.S. Becker and W.M. Landes (eds.), Essays in the Economic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New York: NBER, 1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