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浪新闻打造文化原创项目【大国匠人】,包括《大国匠人·遇见非遗》短视频系列+《大国匠人·手艺物语》图片系列:技艺雕琢时光之影,还原匠人最初的模样;人与技艺日日相依,传递暖心匠人精神。今日上线短视频系列第三期:古琴艺术。想看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 ◆ ◆ ◆ ◆
第三期:古琴艺术(用流量也值得看的短视频)
“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乐器之一,现代称其为“古琴”。“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与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古代文人心目中凝固。琴成为历代文人们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是文人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古琴也是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古琴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其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靠人们口头流传至今。
古琴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头宽六寸,象征六合。琴尾四寸,象征四时。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斫琴的工序有三百道,简单来说可分为九个基本步骤:选材法、造型法、槽腹法、合琴法、灰胎法、研磨法、定徽法、擦光法、安足法、上弦法。
第一步是选材法:精选几百年以上至千年的上等木材。
第一步是造型法:将木材刨成预先设定的样式。
第三步是槽腹法:将古琴面板挖斫形成槽腹。
第四步是合琴法:将古琴的面板和底板通过用生漆粘合形成共鸣箱。
第五步是灰胎法:在成型的木胎上髹由大漆与鹿角霜调和而成的灰胎。
第六步是研磨法:灰胎彻底干燥后用砂纸配合磨石打磨直至琴面光洁细腻。
第七步是定徽法:在琴面镶嵌代表泛音位置的十三个琴徽。
第八步是擦光法:灰胎制作完成后,髹上面漆。
第九步是安足法:将雁足牢固的安装进提前制作好的足池,并调整水平。
第十步是上弦法:依序先上五弦,五弦音准后,先上六七弦,再上一二三四弦。
选材法
造型法
槽腹法
灰胎法
研磨法
擦光法
上弦法
斫琴不是一种手艺或产品,它要符合文化的思想即中庸之道。斫琴时古琴的灰胎制作的时间是最长的需要将近八九个月,制作一张完整的古琴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一把古琴,承载着斫琴者几十年的功底和艺术审美的积累和两年潜心制作工艺的辛苦。
最初的琴谱,是直接用汉字的描述来记录曲子的弹奏方法,这种琴谱被称为“文字谱”,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碣石调·幽兰》就是用文字谱来记录的。但文字谱记载一个音大概需要10到20 字,如果想要录一首 5 分钟的小曲子,就需要 5000 多字。于是,通过拆解重组汉字来减少琴谱的文字量的减字谱应运而生。
单个“减字谱”一般分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记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旁部为右手指法,中部为所弹的弦数。
2009年王鹏创立钧天琴院,旨在从兴趣与生活出发,通过古琴文化的教育,唤醒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重拾生命价值。
钧天琴院将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正确传承古琴的教学当中,通过对古琴演奏的技法和心法的传授,融入包涵东方音乐美学、生活美学、乃至东方哲学思想内容的传播。引发受众自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审美境界、修身养性,寻找人们长久以来失去的天真、自然,逐渐形成一个平和的心态和世界观面对生活、面对生命、面对社会、面对自然。进而形成一个充满关爱、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和能够使人类长期健康生存的人生态度。
王鹏说他的心里有一把“天琴”,钧天坊的琴。这张天琴一直在他的心里,他永远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虽然现在它还是无形的,但有一天它会成为现实。
古有无数先贤为古琴倾倒,今有王鹏也愿为古琴奉献毕生。
在王鹏心里,他就是为古琴所生的人,为古琴做任何事,都心甘情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新浪《文化拾物》公众号
下一篇:他是皇族后裔却一生清贫,为中国做的事让整个日本震惊,这个老了躺在医院走廊无人问津的人究竟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