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详情

中国“无人”商店生意惨淡 纷纷关门(图)

2018-02-19阅读 198 纽约人 我要关注


亚马逊旗下的无人商店(Amazon Go)上月底正式开张,成为一时热话,牵动新零售模式的发展。无人零售已是大势所趋,在各地打着节省人力成本的旗号开始崛起。但中国有不少无人商店的生意惨淡,甚至无人问津,因而结业。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较低,即使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安装智能系统的成本较高,支出变相比传统零售模式为多,导致多间无人商店倒闭。有中国公司计划将无人商店引入香港,但要打入香港的传统零售市场,似乎困难重重。

Amazon Go 在上月22日开业后,外界一直盛传美国连锁超市龙头克罗格(Kroger) 为抗衡新零售模式,正寻求与阿里巴巴合作。虽具体合作内容未开展,但阿里巴巴确实有条件与克罗格联手对抗亚马逊。

中国"无人"热潮冷却  多间无人店结业

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的WithAnt无人体验店主要售卖蚂蚁金服周边衍生商品。

在 Amazon Go 开业的当天,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的WithAnt无人体验店同时开业,主要售卖蚂蚁金服周边衍生商品,例如各国的蚂蚁公仔、蚂蚁磁铁、蚂蚁卡片夹等等。在WithAnt开业之前,中国已经有超过40家无人商店和无人货架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的"淘宝会员店"、京东的"无人超市",以及腾讯的"无人优鲜便利购"等等。其实除了一些"试水温"的大企业(如腾讯、京东),其他大多数都是小型的初创企业,一窝蜂涌入市场。

当中以无人货架的发展最为迅速,截至去年12月,市场内已经有超过50个投资者参与,不消三个月就融资超过20亿,超越共享单车。不过,热潮过后,在40多间无人商店和无人货架公司中,有多过十间公司结业收场,而其余的营业额也不太理想。中国地大、人多,相信"无人"市场尚未饱满,那么到底市场上有什么阻力?

一、"无人"创造的效益低

一直以来,无人商店的卖点都在于节省人力成本,但或会令基层员工失去工作,更惹来工人罢工抗议。其中一间无人便利店公司缤果盒子的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子林指,一间缤果盒子的面积约为15平方米,有800个存货位置,只需四人就能营运40家店,他们主要负责补货,运营成本不到传统便利店的15%。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无人商店只能取代收银和保安这些简单的工序,就连补货和清洁都未能做到。以开设于办公室的北京"小e微店"为例,如果进驻100人以上的公司,需要每天派人补货,即使开在小型公司内,亦须每周补货两次,而每间商店的月均营业额只有5,000元,毛利率约25%,扣除保养和维修设备的支出和人工成本后,几乎没有盈利。

再者,中国的人力成本较低,收银员的月薪由3,000元(人民币,下同)至5,000元不等,即使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却要安装和保养智能设备,例如多个摄录镜头、自动识别装置等等;最贵的无疑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营运系统,但中小型企业未必有经济能力做到,他们必须跟科网企业合作,短期或会免费,但长远而言也难免要支付服务费。届时的支出很大机会比所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高,并不划算,所创造的效益也远远不及传统零售行业。

二、难以改变顾客的消费模式

在短暂新鲜感过后,多间无人商店生意平淡,体验过一、两次无人商店的顾客未必会再光顾, 可见无人商店对大众来说只是概念店,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

腾讯行政总裁马化腾于2013年提出发展"互联网+",即是将传统的各个行业结合互联网元素(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推动传播行业再发展,而其中一个"互联网+"的大战场就是零售业。自此,中国人的购物地点由实体店转至网上商店,他们也形成了网购的消费习惯。

中国内地网购市场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全国网上零售额由2012年的13,030亿,增加至2016年的51,556亿元。另外,香港贸发局去年研究内地消费者的消费模式,结果显示中国中产消费者的网购平均次数为每月5.25次,有73%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 网购一次。就此可见,中国人自2012年开始,消费模式渐渐转变成网购,而且增幅迅速。

早前中国传媒报道,国家邮政局已经发出指引,要求主要的快递企业统筹安排好资源,确保在新年后(即本月22日)就要全面恢复所有快递服务。较多人使用的快递服务,如邮政 EMS、顺丰等早前更表示,会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又会以春节前"不休网、不拒收和不积压"为前提。

在网购的便利之下,实体店变得无人问津,那怕是一间无人店,也未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实体店的存在意义在于"购物体验",当中也必然包括人与人的互动,由于无人商店的设计没有店员,若中国志于发展无人商店,须要思考如何增加消费者在店内的购物经验,例如增设人工智能机械人向消费者介绍商品。如果消费者进店后只购物而没有体验,那么无人商店与网购的差异就不明显,到最后只会沦为一件科技试验品。

无人商店能打入香港市场吗?

缤果盒子伙拍远洋集团拓展无人商店的业务,有意进军香港,联同本地发展商打进香港的零售市场;不过,他们的竞争对手强大,恐怕要面对重重困难。

香港的便利店覆盖率十分高,有超过1,000间分店,单计最大型的连锁便利店,就已经有超过900间分店,如它的宣传口号一样──"梗有一间喺左近"(总有一间在附近)。以2009年底的963间分店来计算,平均每1.14平方公里有一间分店,每约8,750人便有一间分店,排名第二,仅次于台湾。如果无人商店要进入香港市场,选址须谨慎,如陈子林所建议,将无人商店开在郊区、公园等,比较少便利店的地方,不然就要与原本的便利店"硬碰硬"。

另外,支付渠道也成为了无人商店在港发展的一大困难。中国的无人商店全部都以手机支付来结帐,但手机支付和电子钱包在香港还未普及。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在去年曾撰文指,香港人习惯使用现金、八达通和信用卡,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手机支付营运商进入香港市场时,已经面对很强的竞争对手,而且安装电子支付读卡系统、接驳网络、缴付交易费等成本高昂的印象,令中小型商户却步。无人商店公司要思考,该如何设计无人商店的支付方法,才能迎合香港人的消费模式。

在中国,有超过四成的无人商店结业,无人商店公司要思考中国的"无人"路要如何走下去,或许要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使之变得多元化。而无人商店公司想攻港,将要面对很强的竞争对手,起步会较困难,而且必须解决支付的方法。

路透援引分析估计,受专半导体等相关产品需求刺激,未来几个月日本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趋势。不过,日圆近期持续升值,可能会侵蚀日本出口商利润,对经济造成压力。

美元兑日圆近日高见106水平,即每百日圆兑港元升至7.35算。然而,星展香港财资市场部董事总经理王良享早前则指出,如果美元兑日圆继续上升,威胁100水平(每百日圆兑约7.7港元),甚至高见双位数,日本政府会先口头干预汇率,再威胁诉诸行动,因此料日圆持续上升空间将有限,他指"日圆再升,安倍经济学就可能面临崩溃,所以日本政府态度迟早会改变。"

上一篇:美国华裔少年为保护同学遭枪杀 将以荣誉军礼安葬

下一篇:《纽约时报》评出2018年必去的52处胜地,中国入选的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