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詹姆斯冈恩早前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坦承在他心目中,超人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是「一个来自其他地方而生活在美国的移民。」很快,此说法在社群媒体上引来部分人士批评,包括曾经在电视剧「新超人冒险」(Lois & Clark: 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饰演超人的美日混血男演员狄恩凯恩(Dean Cain)。
「好莱坞要把超人变得多觉醒?迪士尼要把白雪公主改到什么程度?他们为什么要迎合时代去改变这些经典角色?」凯恩表示,「对于超人而言,它本该代表美国式的真理、正义。现在他们却放弃了这一说法,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在我看来,如果你想创造一个新角色,那就去创造。但超人一直都代表着『真理、正义和美国之道』(Truth, Justice, and the American Way.)。说起来,美国之道对于移民是非常友好的,但这不代表没有规则。你不能进来就说,我想要摆脱美国的所有规则,我想让这里变得更像索马里。那是行不通的,你来这,就是为了要离开索马里不是吗?而且,我们也必须要有限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来美国,不然我们的社会就要完蛋了。」
狄恩凯恩主演的影集「新超人冒险」曾在1990年代风靡一时。(取材自IMDb)
对于熟悉超人历史的观众而言,狄恩凯恩这位「旧超人」所说的「真理、正义和美国之道」,是自1950年代开始,各种超人影视作品一贯宣传的口号,甚至可以说是超人的价值观。不过,到了新版「超人」,华纳宣传时的用语已改为「真理、正义和人性之道」(Truth, Justice, and the Human Way)。去掉「美国」,一词之差,引来保守主义者的反感也是可以预料的结果。
「超人:终极指南」(Superman: The Ultimate Guide)一书的作者马修曼宁(Matthew Manning)就曾解释:这样的设置,其实源自两位作者的出身,两人同为犹太裔美国移民的后代,又同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长大,「显然是对于社会上种种不公感到无比沮丧的年轻人,希望能借助笔下这个角色来表达他们的关切,为受压迫者发声」。
「超人」最早出现在1938年6月出版的DC漫画杂志「动作漫画」上。(取材自维基百科)
二战后改打外星人 美国旗登片头
此外,专门研究美国漫画史的德州大学历史系学者保罗赫希(Paul S Hirsch)也曾在作品中提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的移民开始改变自己的政治意识,比过去更希望能被视为爱国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当时的美国社会。而且,战时政府开始实行纸张配给制,如果作品太过激进,让政府感到不安,也许就拿不到可以印刷漫画的纸张了。」
而到了1950年代,超人和美国的形象愈发紧密,乔治李维(George Reeves)在电视剧版「超人」(Adventures of Superman)饰演的超人会在每一集的片头,站在美国国旗的前方。
1950年代,乔治李维饰演的超人树立了爱国者的形象。(取材自IMDb)
千禧年至今 「美国之道」渐被取代
不过,到了2006年上映的电影「超人再起」(Superman Returns),片中超人被问及自己是否仍然代表着「真理、正义和所有这些东西?」(Truth, justice and all that stuff?)原本的「美国之道」被模棱两可的词取代,当时就曾引来不少批评的声音。而到了2021年,DC正式将这句口号更替为「真理、正义和更美好的明天」(Truth, Justice and a Better Tomorrow),同样立即引来美国保守派的抨击。
事实上,对于超人形象一往情深的川普,要论关系的话,可能反而和超人的对手——大反派「雷克斯路瑟」(Lex Luthor)的形象更加紧密。最早雷克斯路瑟的设置是疯狂科学家,不过1986年DC请漫画家约翰拜恩(John Byrne)创作漫画「钢铁之躯」(The Man of Steel)、重启这一超级英雄漫画,据约翰拜恩的说法,他因应时势将大反派改编成黑心富豪的人设,当时参考的原型之一就是房地产做得风生水起的川普。